隨著科技的發展,作為社會活動的重要場所,辦公空間將有怎樣的改變?或者說我們期望著能讓辦公群體充滿活力的辦公室會是怎么樣的?
都9102年了,辦公室早就應該做出改變了不是嗎?
是谷歌這樣的......
亦或Facebook這樣的......
還是Airbnb這樣的??
是,但又不完全是,
在辦公環境越來越“生態化”的當代,
辦公室不僅要舒適,
還得“帶感”!
盤活一間辦公室,
就要從辦公室的“三維”解構開始。
開放
意識形態的覺醒
與傳統的辦公空間不同,
現代辦公空間試圖最大限度打破
既有的嚴肅感與壓迫感,
不僅僅是滿足開放這樣一種形態,
同時構建起多重多狀態化的空間氛圍。
既有運動的空間,
也有適合冥想沉思的場所;
既有工作時所需的科學的規整感,
同時又滿足在日常生活中隨性的一面,
讓員工減少被逼仄和長時耗損
所帶來的逃離情緒。
在開放式的辦公環境,
不同的個體能做到既獨立,
又能以各種形式進行融合。
無論是開放的咖啡區,
還是私密的獨立辦公區,
員工可以根據心情
去選擇與調節工作的情緒或狀態,
這種由傳統過度規范到自主選擇的狀況,
讓辦公的整體效率大大提升,
也正是打破圍墻后帶來的良好的化學反應。
時至今日,
開放或半開放的辦公形式
正在成為辦公形態的主流,
以適應逐漸多元與兼容的商業形態。
社交
社會價值的需求
隨著個體從業者、創業者以及擁有創新、創意精神的80后、90后等年輕群體的高速成長,以工位、會議室為主的傳統辦公環境越來越不能滿足他們的工作需求。
為達到最佳協同辦公,
更好促進企業發展,
基于及時有效溝通的社交空間
就顯得尤為重要,
在辦公室內為員工提供更好的、
滿足工作需求的社交空間被提上日程。
社交空間,
是除了基于互聯網的各類社交平臺之外,
線下實體存在的占據辦公空間的區域規劃。
它不僅僅為辦公人員提供一個
面對面的會議、洽談場所,
更能集中人員,
激發集體的創造潛力,
加速各類項目的推進,
同時讓員工享受社交的樂趣。
智能
科技發展的必然
早在2015年,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媒體實驗室(MIT Media Lab)就提出了一種新的辦公空間概念:動態智能化辦公室,讓人們提前感受未來智能辦公的場景。在辦公時,你只需在腦海中打一個響指,不僅桌椅、白板會根據你的需要自動移到身邊,辦公環境也會根據任務需求的不同,隨時變化場景,進而實現對空間的高效利用。
當我們手握智能手機,
用著可穿戴設備和各種傳感器,
以至智能家居設備,
原本意味著“枯燥泛味”的辦公環境,
也將重新展現新顏,
煥發出科技帶來的生機。
新的智能辦公,
已經不再滿足于“舒適”,
更多的是創造安全、高效、
便捷的辦公環境,
從辦公硬件到辦公軟件,
都在進行一場智能化升級,
從而打造一整套的智能辦公系統,
這是必然發展的趨勢。
智能辦公系統基于協同辦公的理念,
已經可以將日常辦公
電子化、網絡化、規范化、統一化。
實時跨部門、跨地域的辦公模式,
實現“空間、人、設備”的連接,
達到節約時間、節省成本、提高工作效率、
節能環保的目的。
熱衷于國外科幻大片黑科技的伙伴,
對這樣的場景肯定不陌生: